2025年10月28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2025年会长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主题为“品质筑基向下扎根,服务引领向上延伸”。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吕琴主持会议。
会议承办单位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前致辞,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结合行业当前形势,阐述了坚守产品品质根基、拓展服务价值空间的战略思考,并重点分享了企业积极推进质量分级工作,助力行业实现“优供给、强品牌”转型的实践经验,展现出企业主动适应变革、探索新发展路径的坚定决心与积极作为。
协会秘书长朱保花在会上作《协会2025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协会过去一年在标准化建设、科技创新、政策参谋与自身建设等十一个方面的重点成果,尤其是协会在提升行业标准质量水平、推进全卫交付体系和原辅材料信息平台搭建、《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十五五”发展指导意见》编制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全面展现了协会在引领和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
协会副会长宫卫作《行业形势发展报告及行业重点工作介绍》,深入剖析了当前行业面临的产能压力、市场分化与出口依存度上升等挑战,同时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明确了以“质量驱动”和“服务驱动”为核心的发展路径。宫卫重点介绍了协会在打造质量标准平台方面的系列举措,并详细阐述了构建“制造+服务”转型创新平台、人才培养体系的工作思路,为行业企业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
协会副会长徐熙武就《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十五五"发展指导意见》讨论稿进行了系统介绍。《指导意见》在总结"十四五"发展基础和分析未来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五年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重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型制造转型、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规划了八大主要任务,旨在引导行业升级转型。
主题报告后,会议进入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围绕《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十五五"发展指导意见》讨论稿,产品质量分级、全卫空间交付体系、交付服务培训、供应链管理等行业中的重点工作展开深入交流,围绕行业转型及未来发展趋势,对协会工作开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前
质量分级是推动行业品质升级的重要举措,但具体实施路径仍需深入探讨。应通过标准制定、企业参与和市场监督,构建科学的分级体系,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同时,行业需坚守产品品质根基,积极拓展服务价值,从单一产品制造向整体解决方案转型,以“品质筑基、服务引领”应对当前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董事长何乾
当前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恶性竞争与市场内卷化的严峻挑战。企业需从三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将降本增效作为维持盈利的核心手段;二是依托质量分级体系推动产品提质与结构优化,实现“优质优价”;三是打破内卷循环,通过强化消费者对质量分级的认知,建立市场选择机制。同时强调,“十五五”期间协会职能应从产品监管向服务引领转型,推动企业从单一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的全价值链延伸,构建服务型制造新生态。
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庆
质量分级有助于扭转“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乱象,建议设立企业准入门槛、实施绿色工厂评价、建立保证金制度,并引入认证机制保障分级权威性。打造供需对接平台可提升采购透明度,助力企业反腐与管理优化。协会制定的“十五五”规划符合国家政策与行业实际,为未来五年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恒洁卫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伟藩
质量分级作为行业战略举措,必须突破纯技术导向,建立以消费者使用体验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真正打通分级标准与市场认知的断层。建议构建从企业生产到消费者反馈的闭环机制,通过市场认可度倒逼产品质量提升。同时全力支持协会在质量分级、供需平台建设和全卫交付体系构建方面的系统工作,推动行业建立良性发展生态。
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总裁谢悦增
质量分级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必须建立严格的认证、监督与保障机制,维护其严肃性与公信力。当前行业面临存量竞争与跨品类替代压力,产品若持续陷入低质低价内卷,将丧失市场竞争力。建议企业根据自身定位与渠道需求分步推进质量提升,不盲目追求5A评级。协会需牵头完善标准体系,强化对智能坐便器、地铺石等重点品类的质量监管,通过分级引导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东简一(集团)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林
行业正处于转型攻坚期,"十五五"规划的实施将决定行业未来走向。当前市场已从存量竞争进入减量阶段,必须坚决遏制"内卷化"竞争,避免其他行业因恶性价格竞争导致行业衰退的覆辙。质量分级是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重要突破口,需要建立高标准、分步实施的推进机制,并通过企业保证金等责任兜底措施保障分级工作的严肃性。简一陶瓷历经多年探索实践表明,消费者对整体空间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明确。建议协会加强引导,推动企业构建从产品研发到交付服务的完整价值链,同时注重消费体验提升,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广东鹰牌实业有限公司总裁陈贤伟
行业面临成本下降但价格同步走低的困境,企业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质量分级需防范部分企业滥用等级标识扰乱市场,应加强后期市场监管与网络传播规范。在服务延伸方面,整体交付体系仍面临区域限制,鹰牌生活在墙板等标准化产品具备交付能力已全面提升,但瓷砖交付主要在珠三角地区开展,服务落地仍需行业协同突破。
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学先
质量分级是引导行业回归产品本质、重塑产业生态的关键举措。当前全球瓷砖产业呈现两极趋势:国际企业追求高产低成本,而中国产业需要转向“提质控产”的新路径。建议在“十五五”期间重点培育具备全球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支持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技术输出和品牌运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陶瓷品牌。可借鉴墨西哥Lamosa等企业的全球化路径,从产能输出升级为品牌输出、标准输出和文化输出,全面提升中国陶瓷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佛山中国陶瓷城有限公司总裁兼联席董事长周军
质量分级需从三方面深化:一是建立企业质量体系评价,不止于产品抽检,要以系统保障持续质量稳定;二是加强消费者宣传,将专业指标转化为市场认知,通过消费端倒逼企业重视质量;三是强化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常态化抽查机制,确保分级工作长期有效推进,真正促进行业良性竞争与高质量发展。
唐山贺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祥启
智能坐便器市场存在严重乱象,产品同质化与低价竞争导致行业增长乏力。当前部分智能坐便器座圈出厂价低廉,严重制约行业质量提升与品牌发展。必须加快质量分级实施进程,强化市场监管与标准执行,防止劣质产品侵蚀市场。建议参考日本等国家的品质管理经验,建立分级管理与市场清退机制,避免智能坐便器重蹈陶瓷刀等产品因无序竞争而沦为低端商品的覆辙。
广东新明珠陶瓷有限公司副总裁高世杰
“十五五”规划中数字化、绿色化与服务化的方向符合行业转型需求。新明珠集团积极参与质量测评并按分级标准推进产线技改,但呼吁行业加强自律,避免分级标准在营销环节被滥用。建议在质量分级中增加装饰属性与美学维度,平衡物理指标与人文体验,推动产品从功能型向空间美学解决方案升级。同时希望规模企业与差异化企业分享转型经验,共同应对当前经营压力。
广东新锦成集团总裁陈雪妹
质量分级是制造企业必须坚定的发展方向。调研发现部分未达标企业存在博弈心态,企图通过违规使用高等级标识获取短期利益。必须建立全链条监管体系,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形成震慑效应。建议协会牵头构建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将分级结果与市场准入、政策支持挂钩,通过系统化监督保障分级制度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华耐家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文军
质量分级可借鉴家电行业能效标签推广经验,建立清晰直观的消费者沟通体系。全卫交付应基于装配式逻辑推进工业化内装转型,通过产品标准化降低现场交付难度。SPC等新型材料已对陶瓷形成替代压力,行业需在薄型化、铺贴工艺等维度加速创新。建议参照欧洲环保标准完善分级体系,同时推动材料创新与应用场景突破,在存量市场中开辟新增长路径。工业化内装与材料创新将是应对行业下滑的关键突破口。
杭州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副总裁臧济民
质量分级对行业提质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既为企业提出明确的质量提升方向,也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选购依据。诺贝尔瓷砖全力支持协会推进分级工作,并将积极参与标准实施与产品优化。建议在分级推行中注重标准适用性与市场适应性,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构建健康有序的市场生态。
高安罗斯福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群
当前质量分级标准部分指标要求严格,稳定量产5A级产品普遍面临达标压力。罗斯福陶瓷通过设备改造与工艺优化推动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品质。建议标准制定需结合产业实际产能与技术基础,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避免“一刀切”影响企业积极性,并通过技术引导与政策支持助力行业稳步提升。
江西太阳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尧
质量分级是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建议认证机制需增强灵活性,探索按系列或产线认证以降低企业成本。保证金制度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但需配套企业自主等级调整权限。呼吁协会强化市场监管,及时出台3A、4A等级实施细则,构建科学透明的分级管理体系。
漳州万晖洁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智勇
质量分级需警惕标准脱离市场实际,避免陷入“指标越高越好”的误区。外贸实践表明,国际客户更关注产品适用性而非盲目追高。建议标准制定应平衡技术先进性与市场可行性,分步实施、动态优化,重点聚焦功能性指标,推动分级体系真正服务行业升级。
天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垸林
对标分级标准提升产品质量等级需要系统性提升装备与技术工艺。天欣科技通过窑炉改造,优化管理体系,正在全面提升产品水平,同时实现了降低能耗与人工成本。建议行业以技术升级为核心,通过产线优化与自动化改造,实现质量提升与成本控制的平衡。
广东宏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叶劲立
质量分级需强化市场监管与消费者引导。宏宇集团正推动设备升级力争多数产品达4A/5A水平,但生产稳定性仍是挑战。建议建立分级标识官方解读体系,明确各等级价值,同时加大违规处罚力度,防止劣质产品滥用标识扰乱市场。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广仁
质量分级需加强消费者认知教育与标准落地推广。当前大量标准未能有效应用,协会应牵头开展分级标识解读,强化市场监督。标准制定需注重用户体验,避免技术指标与消费需求脱节,真正构建“消费者认可、企业愿跟、市场有效”的分级生态。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何颖
东鹏全力支持《消费品质量分级 陶瓷砖》落地实施,这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建议重点关注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行业一致性行动方案,降低企业因检测差异导致的经营风险;二是推动需求侧支持政策,建议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采购分级产品,形成市场示范效应;三是优化实施成本结构,将资源重点投入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工艺技术升级等核心环节。加强对市场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分级标识使用追溯体系,确保优质企业获得市场正反馈,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监事长王巍、监事夏高生、唐山梦牌瓷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军、晋江市美胜陶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汉钊、广东浪鲸智能卫浴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副总裁霍兆鸿、广东梦佳智能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煜进、黄冈市华窑中亚窑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宋剑、晋江市国星陶瓷建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江镔、珠海市斗门区旭日陶瓷有限公司集团副总经理黄芝霖、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化总监王力、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规划经理黄梦玲、四川省米兰诺陶瓷有限公司顾问宁安全等代表共同参加了会议。
会长缪斌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十五五"时期是行业转型攻坚的关键阶段,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质量分级作为国家战略举措,旨在通过高标准引领行业提质增效,其标准体系明确划分消费层级:5A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服务前5%高端群体;4A、3A分别覆盖20%和40%的中高端市场。协会将建立严格的认证监督机制,通过指定检测机构、质量保证金和产品溯源体系保障分级公信力。企业需根据自身市场定位参与分级,避免盲目投入。同时,行业要加速向服务型制造转型,通过全卫交付体系构建、产业链协同和数字化转型,推动从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升级。协会将完善供需平台建设,强化国际合作,助力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共同构建优质优价、良性发展的行业生态。